夏至(國曆6月20或21或22日)(今年是6月21日)
夏至,這天太陽過黃經九十度直射北回歸線,這一天是一年中白晝最長而夜晚最短的一天。夏至雖然不是台灣地區氣溫最高的時候,但已經十分炎熱,因此有「夏至,愛呷不愛去」就是用來形容天氣熱到,人們連走去拿愛吃的東西都不想,熱到都懶得動了。
這時期農作物已經開始收割,「夏至稻仔早晚鋸」就是說夏至前後,稻子都要收割了。夏至前後梅雨已經結束,開始進如颱風季,正所謂「夏至風颱就出世」。
而這時候對流旺盛,午後多有西北雨發生,「西北雨,落不過田岸」就是形容西北雨的態勢,雨急,下的區域小,經常是田頭有雨田尾放晴。
節氣與民俗
夏至前後比較盛大的祭典為農曆五月十一日城隍爺聖誕。其中台北霞海城隍廟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的迎城隍,更是名聞遐邇。農曆五月十一、十二兩天晚上,城隍爺率領七爺八爺等,先在境內進行「暗訪」,調查人間的善惡,清除境內不好的煞氣與趁機要作亂的鬼魂。
農曆五月十三日當天,各種陣頭、七爺八爺跟城隍爺的神轎,開始繞境遊行,熱鬧非凡,因此有「迎城隍,台北人看人」的說法。
民間也認為,如果運勢不佳、或者謝罪懺悔的人,也可以在這天戴上紙枷,跟著城隍爺的神轎繞境,就能消災解厄。
本文章為純分享傳統民俗知識。
若您覺得不錯,也請您按讚並分享給親朋好友~~